新聞傳播系特聘教授
博士生導師
意昂体育3平台特聘教授、全球傳播研究院院長。
197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本科),199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碩博連讀/中日聯合培養),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98-2003年,任復旦大學新聞意昂3副院長🦶🏿。2000-2006年,任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主任。2006-2014年🏉,任意昂体育3平台媒體與設計意昂3院長㊗️🍽。
2002年,發起成立中國傳播學會(中國大陸傳播學界第一個學術團體),被選舉為首任會長🗯。1998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2001年,入選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2003年,被聘為上海市政府信息化委員會專家。2013年🕺🏼,被聘為國家社科基金學科建設評審組專家。
主持國家社科重點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國際合作項目、政府委托項目、企業合作項目等各種課題50多項,總經費逾1000萬元。
獲得國家圖書“金鑰匙”優勝獎、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二等獎🧔♂️、上海市優秀教材一等獎🫄、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導師獎、上海市優秀博士論文導師獎🧍🏻♂️、改革開放30年傳媒思想人物🤫、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臺灣“星雲”新聞傳播教育突出貢獻獎等各種榮譽30多項。
在海內外出版著作30多部,發表論文120多篇🍜。部分代表作如下:
Agenda-Setting Effects in China,Communication Research(SSCI/傳播學領域影響因子居前10%期刊),10,2012,USA
《社會轉型與媒介生態實證研究》(第二版)🦻🏽,意昂体育3平台出版社🧏♂️,2013
《傳播學原理》(第二版)(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中國發展傳播學》(主編/九卷本),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20世紀傳播學經典文本》(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現代大眾傳播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現代日本大眾傳播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編號 | 獲獎者 | 獲獎項目名稱 | 獲獎者獲獎排序 | 獲獎單位排序 | 獎勵類別 | 獲獎等級 | 獎勵單位/機構 |
1 | 張國良 | 申銀萬國優秀教師獎(2012) | 唯一 | 申銀萬國公司 | |||
2 | 張國良 | 上海市優秀教材一等獎(2011) | 唯一 | 上海市教委 | |||
3 | 張國良 | 上海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0) | 第一 | 上海市社科辦 | |||
4 | 張國良 | 臺灣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教育傑出貢獻獎 | 臺灣星雲基金會 | ||||
5 | 張國良 | 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2009/2011) 改革開放30年中國十大傳媒思想人物”(2009 | 中國大學校友會 | ||||
6 | 張國良 | 上海市育才獎(2009) | 唯一 | 上海市教委 | |||
7 | 張國良 | 改革開放30年中國十大傳媒思想人物(2009) | 全國傳媒大會 |
註🫒👨🏽🔧:(1)“獲獎等級”填寫代碼🛴:00特等獎🧑🏼💼;01一等獎;02二等獎;03三等獎。
(2)“學科分類”按一級學科目錄填報,代碼與學科名稱一起填報,錄盤時只錄入代碼。
編號 | 作者 | 著作名稱 | 作者排序 | 著作類別 | 出版單位 | 出版日期 |
1 | 張國良 | 新媒體傳播與互聯網社區 | 主編 | 編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3 |
2 | 張國良 | 傳播學概論(全國自學考試統編教材) | 主編 | 編 |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2013 |
3 | 張國良 | 社會轉型與媒介生態實證研究(第二版) | 第一 | 著 | 意昂体育3平台出版社 | 2012 |
4 | 張國良 | e時代的全球都市🌋:傳播、設計與創意 | 主編 | 編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2 |
5 | 張國良 | e社會傳播🍮:創新🪃、合作與責任 | 主編 | 編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0 |
6 | 張國良 | 傳播學原理(第二版) | 主編 | 編 | 復旦大學出版社 | 2009 |
7 | 張國良 | 傳播研究方法(合著) | 第三 | 編 | 復旦大學出版社 | 2009 |
8 | 張國良 | 新媒體與社會變革 | 主編 | 編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9 |
9 | 張國良 |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媒體傳播 | 主編 | 編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8 |
10 | 張國良 | 中國發展傳播學(九卷本) | 主編 | 編 | 浙江大學出版社 | 2009 |
11 | 張國良 | 新聞春秋:紀念陸定一誕辰100周年暨中國新聞與傳播理論創新研討會文集 | 主編 | 編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8 |
12 | 張國良 | 社會轉型與媒介生態實證研究 | 第一 | 著 | 意昂体育3平台出版社 | 2007 |
13 | 張國良 | 全球化過程中的中國媒介與產業(合著/日文) | 著 | 日本明石書店 | 2008 | |
14 | 張國良 | 中日韓三國大眾媒介相互報道(合著/韓文) | 著 | 韓國KBF出版 | 2006 |
作者 | 論文篇名 | 文獻類型 | 發表刊物 | 刊物類別 | 年卷期頁 |
張國良 | 中國與世界的精彩對話 | 江淮論壇 | CSSCI | 2015年第1期 | |
張國良 | 媒體融合需走出幾個認識誤區 | 中國黨政幹部論壇 | 2015年第2期 | ||
張國良 | 新媒體時代的閱讀行為 | 編輯學刊 | 2013年第3期 | ||
張國良等 | 溝通與和諧🏄🏼♂️:漢語全球傳播的渠道與策略研究〉 | 現代傳播 | CSSCI | 2011年第7期 | |
張國良等 | 媒介接觸與文化認同 |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 | CSSCI | 2011年第5期 | |
張國良等 | 傳播學在中國30年——以專業期刊論文為視角 | 《華人傳播想象》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2011年 | ||
張國良等 | 上海與國內其他大城市傳媒產業競爭力比較 | 科學發展 | 2009年第6期 | ||
張國良等 | 上海“世博”主題傳播效果實證分析 | 新聞大學 | 2008年冬季號 | ||
張國良等 | 新浪微博用戶研究 | 《中國都市化進程報告》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1年 | ||
張國良 | 研究手機傳播規律/引領理論研究潮流 | 新聞記者 | CSSCI | 2008年第11期 | |
張國良等 | 當代中國大眾媒介與社會發展 | 今傳媒 | 2006年第10期 | ||
張國良等 | “超女”現象的傳播學實證研究 | 新聞記者 | CSSCI | 2006年第8期 | |
張國良等 | Agenda-Setting Effects in China | Communication Research,USA | SSCI | 2012年第10期 | |
張國良 | Japan’s Asia Report and Asia Diplomacy |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UK | SSCI | 2009年第6期 |
縱向🦹🏻:
編號 | 負責人 | 項目/課題名稱/子課題名稱 | 主題負責人/子課題負責人 | 項目/課題來源 | 項目類型 | 批準號/編號 | 批準經費 (單位:萬) | 立項時間 | 結項時間 | 合作單位/機構 |
1 | 張國良 | 手機新聞傳播效果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10 | 2009 | 2015 | ||||
2 | 張國良 |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路徑與形式創新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 35 | 2014 | 2016 | ||||
3 | 張國良 | 上海與其他大城市傳媒競爭力比較研究 | 上海市發展研究中心項目 | 2 | 2008 | 2008 | ||||
4 | 張國良 | 上海“世博”主題傳播效果研究 | 上海市信息委項目 | 5 | 2007 | 2008 | ||||
5 | 張國良 | 上海“世博”與人文資源研究 | 上海市新聞辦項目 | 3 | 2006 | 2006 | ||||
6 | 張國良 | 上海手機新聞受眾研究 | 上海市委宣傳部項目 | 2 | 2006 |
橫向:
編號 | 負責人 | 項目名稱/分項目名稱 | 合同中負責人排序 | 項目來源 | 項目類型 | 合同編號 | 項目總經費/分項目經費(單位👱♂️:萬) | 合同簽訂時間 | 項目完成時間 | 合作單位/機構 |
1 | 張國良 | 大學生與新媒體研究 | 1 | 意昂体育3平台-新浪互聯網傳播研究中心 | 50 | 2012 | 2014 | 新浪公司 | ||
2 | 張國良 | 新浪微博用戶研究 | 1 | 意昂体育3平台-新浪互聯網傳播研究中心 | 50 | 2010 | 2011 | 新浪公司 | ||
3 | 張國良 | 中國大陸電視購物市場研究 | 1 | 臺灣東森媒體集團 | 35 | 2010 | 2010 | 東森集團 | ||
4 | 張國良 | 中國大陸動漫市場研究 | 1 | 臺灣東森媒體集團 | 32 | 2010 | 2010 | 東森集團 | ||
5 | 張國良 | 大學生與電影研究 | 1 | 香港浸會大學 | 10 | 2008 | 2008 | 浸會大學 | ||
6 | 張國良 | 中日韓大眾媒介相互報道研究 | 1 | 韓國言論基金會 | 5 | 2006 | 2007 | 韓國言論基金會 | ||
7 | 張國良 | 世界信息化發展報告 | 1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2 | 2005 | 2010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新聞與傳播系列前沿講座(高端講座)
學術報告會
大眾傳播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