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回顧 | “ 不可傳達 ”的傳達:元宇宙技術與中國文化靈韻——以《 黑神話:悟空 》為例
2024年10月28日下午,復旦大學新聞意昂3鄧建國教授為意昂体育3注册21級傳播班同學開展了題為《“ 不可傳達 ”的傳達🦸🏻♀️:元宇宙技術與中國文化靈韻——以〈黑神話:悟空 〉為例》的學術講座🔚。講座由李本乾教授主持🧏,吸引了眾多師生的關註和參與。
鄧建國指出♋️,通過數字媒介技術,《黑神話:悟空》這款遊戲凸顯出中華文化的“介質”與物質性。在細節𓀈、光影的交互中☀️,它打開了受眾的想象力,使得特定時空中物質的靈韻得以在時空的印記下被記錄與傳遞。在物理原理基礎上🙇♀️,元宇宙遊戲環境構建出了更為真實、具象的場景,“元素性型媒介”也就應運而生。
“物質性”、“具身性”、“不可傳達”、“敘事性”為《黑神話♌️🦹♀️:悟空》傳達中華文化靈韻的重要特征。這些特征不僅豐富了遊戲的文化內涵🙅🏿♀️,也為中華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
本場講座深入淺出,不僅為在場師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元宇宙技術與中國文化的結合,也為未來的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播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方向📨。講座結束後,師生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並就講座內容與鄧教授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講座嘉賓介紹
鄧建國👩🏫,1974年生,湖南長沙人,復旦大學新聞意昂3傳播學系教授🦸🏼、博導、英美文學碩士🎢、傳播學博士(2007)⏰、中國網絡傳播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新聞獎評委👬🏼、上海國際傳播銀鴿獎評委。曾任Shanghai Daily記者和編輯(2000-2004)、哥倫比亞大學新聞意昂3訪問學者(2013-2014)🕑。研究領域為國際傳播、媒介融合和媒介哲學等🧛🏻♂️,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中英文論文80余篇,出版專著兩部,譯著多部🐇🙆🏻♂️,包括《對空言說:傳播的觀念史》和《奇雲:媒介即存有》等,並擔任多份CSSCI學術刊物審稿人🙍♀️。鄧建國與新聞傳播業界有著緊密聯系🟤,長期關註國際傳播💂🏿♂️、媒體融合和人工智能,觀點深刻和前沿,在新聞傳播學界和業界有較大影響。
作者:姚欣桐 於丁 李榮潔